金秋十月,是丰收的季节。为引领一线教师深入领会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评估指南》)精神,有效的在教育教学中实践,用科学的评估方式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,吴江区各幼儿园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,首次活动于10月9日下午在吴江区思贤(机关)幼儿园举行。活动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导、学前教育系系主任王海英为指导专家,区教育局普教科王亚红副科长、教研员张琼老师全程参加本次活动。
在园长潘海燕的带领下,王海英教授参观了园所环境,了解了思幼的园所文化、办园理念及课程架构。她对环境中呈现出的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痕迹给予高度肯定,并就门厅环境创设提出了“儿童海报”式展览的建设性意见,凸显儿童本位的课程环境支持,助力儿童经验的生长。随后,王海英教授向吴江区各幼儿园教师作《发现并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——<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>中“教育过程”解读》专题讲座,讲座由张琼主持,采用线上、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。
王教授从《评估指南》的核心思想、出台背景、基本内容和评估方式等方面展开讲述,特别强调了《评估指南》重过程、重内涵、重自评的精髓,具体介绍了5种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,帮助园所科学诊断,反思问题,通过与园所发展规划呼应,发现保育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;在持续推进中,需随时关注幼儿园保教水平提升的努力程度和改进过程。王教授还重点聚焦《评估指南》中A3“教育过程”之“活动组织”、“师幼互动”、“家园共育”这些敏感性指标,详细解读各指标的每个考察点,帮助教师明确一日活动组织和自我评估中的目标和方向,重点强调不能以简单的有无或是否这样的方式来评估,而要从园所立场出发,体现动态的过程性评估。她指出教师要在活动中特别关注自身的状态对每一名孩子的影响,不断优化师幼互动质量,倡导循序渐进、无痕的教育,通过倾听儿童的声音——了解儿童的想法——邀请儿童的参与——支持儿童的决策,帮助幼儿深度学习。最后王教授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基于儿童视角的故事呈现方式,强调教师要和幼儿一起通过“问题——探索——策略”的活动实践,逐步形成支持儿童将其探索过程沉淀为策略的意识,达成儿童经验螺旋式递升。
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此次活动帮助一线教师明确了评估方向,引发了新的思考,也为吴江幼教课程改革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今后吴江幼教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学习《评估指南》,探索实践,坚持“儿童为本”、“过程导向”、“持续推进”的原则,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,科学实施保育教育,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,一起在课程改革道路上砥砺前行!